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完善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事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医养结合”的建议
在医养结合方面,目前全市共有168家养老机构,其中有19家医养结合机构,91家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全市养老机构100%与医疗机构签约,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创成1个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2个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8个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一是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重点推进了居家社区医养服务、直办式医养服务、嵌入式医养服务、医院托管敬老院四种“医养结合”路径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全市共组建77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供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居家社区医养服务,形成了以旌德县人民医院、广德市中医院、宣州区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集养老、医疗、护理和康复于一体的直办式医养服务机构,以宣城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代表的嵌入式医养服务机构,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医院托管敬老院模式方面,泾县东方医院采用医院托管敬老院模式,接管泾县6所敬老院。
二是实现了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医务室全覆盖。全市农村敬老院与辖区内医疗机构合作,按照规范要求建立标准化医务室,目前全市所有农村敬老院已经实现标准化医务室全覆盖。标准化医务室增强了农村敬老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了诊疗服务,保障了入住敬老院特困人员和普通农村老人的基本医疗、护理需求。
二、关于“实现资源整合”的建议
在“实现资源整合”方面,一是探索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资源整合。为探索解决乡镇敬老院标准较低、资源分布不均、床位利用率低等问题,市民政局以绩溪县为试点,积极探索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指导绩溪县出台《绩溪县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探索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县级统一管理模式。招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社会化机构进行运营,缓解护理人员不足、待遇不高的问题,提高全县失能、半失能人员兜底保障服务质量,确保照料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构建“1+4+N”机构布局。即:1个县级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主要收住全县失能、半失能集中供养特困人员,通过设置医务室、签约医院等形式提升医养专业照护能力;4个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合并后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由县级统一管理,在满足特困供养人员养老需求的前提下,部分比例的闲置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N个养老服务设施:被整合的敬老院采取委托运营的方式由专业社会力量运营,做大做强有活力的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辐射周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二是开展医养结合、基层卫生院敬老院融合发展工作。为推动基层医疗、养老资源逐步向医养结合转型,有效盘活基层医疗养老资产,今年以来分管副市长杨林秀多次赴县市区调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赴六安市金寨县考察学习,5月29日市长何淳宽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认真总结推广我市正在实施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基层卫生院通过托管运营敬老院、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式开展养老服务等。
三、关于“创新服务理念”的建议
在“创新服务理念”方面,一是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云服务连接老人、子女、护工及管理终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有需求的“六类”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各类服务,通过电话、上门探访等形式,实现每周探访1次。服务实现全流程信息化,通过呼叫管理系统,对接老人服务的呼叫中心具备单独的呼叫管理系统,对接第三方智慧养老平台,对老人来电内容进行记录和服务信息分拣和推送;设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储存了全市所有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类别、身份证号、实际住所、联系电话等内容,同时实时记录所有正在进行的服务工单。通过增加上门服务频次和紧急情况“一键呼救”,有效降低了服务对象独居家中发生意外、得不到及时照料的风险。
二是探索建设智慧村卫生室。安徽省首家智慧村卫生室在绩溪县庙山村试点运行,以原有村卫生室为基础,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物联网、互联网、视联网三网融合,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突破医疗服务时空限制,患者在村里即可完成挂号、远程诊疗、取药等就医流程,有效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
三是智能化关怀独居老人。依托“城市大脑”基础能力平台打造“银发助手”智慧场景,利用智能化设备守护独居老人,为绩溪县庙山村10余户独居老人安装一键报警及红外感应设备,并在其家门口安装视频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秒级响应,立即通知家人及网格员上门救援,最大限度守护老人。
四、关于“营造浓厚氛围”的建议
在“营造浓厚氛围”方面,一是在农村地区探索推行农村幸福大院互助式养老模式。探索“集体建房、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养老,发挥低龄健康老人余热。二是定期举办养老护理员大赛、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以奖促进、褒扬激励养老人才。2023年市级养老护理员大赛决赛顺利评选出6名个人奖项与1名团体奖。推荐3名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安徽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市社会福利中心杜小娟、陶玉妹2人喜获三等奖。积极参加长三角G60护理员大赛并荣获一、二等奖。把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的标准、要求等融入到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运营中。2023年宣城市社会福利中心、宣州区社会福利院、宁国市社会福利院4人荣获安徽省“最美养老护理员”,1人荣获提名奖。通过人才选树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关爱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通过在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举办文艺晚会、开展慰问活动等,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在完善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事业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推进医养结合四种模式,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及政策扶持力度,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联合多部门及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产品,提升“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的共情度,营造敬老、孝老社会氛围。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系人:贾婷姝
联系电话:0563-2719002
宣城市民政局
2024年7月4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