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康复工作,不仅关乎患者个体的福祉,更牵系着无数家庭的幸福。旌德县民政局将其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全力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
精准服务,夯实康复根基。建立“一人一档”,为178名精神障碍患者精心建立纸质档案,开展534人次上门随访,细致入微地记录患者用药和精神状况。同时,积极引入数字化手段,主导开发精神康复微信小程序,实现档案管理、随访记录存储全面数字化,覆盖率达100%。依托专业团队,开展59人次医生问诊、53人次心理咨询,在4个乡镇举办9场健康培训,惠及130人次患者及家属,超80%患者情绪稳定性明显改善。
创新模式,突破服务困境。面对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中的难题,旌德县民政局大胆创新。建立定期随访机制,全面收集患者基础信息,排查风险因素,成功化解17例潜在危机;推出积分激励系统,患者参与康复任务兑换生活物资,充分调动康复积极性;开展家庭赋能行动,开设“家属云课堂”,200余个家庭学会科学照护技能。
政社联动,构建长效机制。旌德县民政局牵头搭建“政府监管+专业运营+社会参与”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帮扶关爱,提供弹性服务时段。患者家庭满意度达92.7%,社会力量参与度同比提升40%。目前,小程序新增“用药提醒”“在线咨询”功能,服务范围覆盖全县。
“精神障碍康复不仅仅是医疗问题,更需要全社会携手参与。”一位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表示。未来,旌德县民政局将持续深化“预防—干预—融入”全链条服务,不断探索民政服务新路径,让更多特殊群体在民政关怀下重燃生活希望,切实感受到“民政温度”。(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