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务公开 > 党建工作

郎溪县:坚持党建引领 “六个着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0-11 16:51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2年,郎溪县坚持把社区治理作为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理顺体制机制,补齐短板弱项,全域启动社区治理攻坚,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推进社区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努力构建社区自治、德治、法治深度融合。

完善党建引领体制机制,着力下好统筹治理“一盘棋”

县委组织部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规划、科学布局,明确“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服务、街道主体”的总体思路,条块结合、协同发力。一是加强党对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印发《郎溪县“党建+‘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办〔2022〕22号),明确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效化治理。截止3季度末,已建成小区(网格)党支部70个。二是完善社区治理架构。成立郎步、郎川、钟桥等3个街道“大工委”,吸纳兼职委员17人,累计召开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3次,交办问题并整改11件。三是提高“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补选村社区“两委”4人,现8个城市社区“两委”干部68人,其中交叉任职24人,交叉任职比例35.3%。四是加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划定网格88个,选配楼栋长1775名,开展专题调研楼栋长工作3次,督查楼栋(片、巷)长工作8次,调整楼栋长7人,印发工作提示3次。五是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建设。联合县住建局印发《郎溪县“宛美红色物业”建设重点任务和责任清单》的通知,并成立郎溪县“宛美红色物业”建设工作联席会议。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着力助力社区服务“精细化”

县民政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基,以提升服务质量破题,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一是高标准谋划社区服务工作。根据宣城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要求,2022年末,完成8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服务水平,指导城市社区落实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二是培育扶持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2021-2023),确定2家社区社会组织为全省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观察点;制发《郎溪县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细化目标任务,要求2023年末,每个城市社区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每个农村社区拥有不少于5个社区社会组织。三是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会同组织部按照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目标,自下而上开展统计摸排,经初步统计,全县8个城市社区户籍居民5.3万余人,需配备社区工作者96人,已配备77人,拟于近期再招录6人,逐步配齐配强,并拟制完善社会工作者岗位薪酬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社区全面发展,着力实现社区功能“实效化”

一是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拟制《关于印发《郎溪县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等四个清单的通知(即:郎溪县村 (社区) 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村 (社区) 依法协助政府事项指导清单、不应由村 (社区) 承担工作事项指导清单、不应由村 (社区) 出具证明事项及办事指南清单等),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明确工作内容及主管部门,指导各镇(街)切实减轻村(社区)工作负担,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完善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3月完成郎川街道社工站试点建设并实体化运行;4月1日制发《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持续加强督导,全面推开站点建设。截至目前,完成全县11个镇(街)社工站提质第一批启动资金(165万元)拨付,已完成涛城镇、十字镇、钟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提质增能项目。毕桥镇、飞鲤镇、梅渚镇、新发镇、郎川街道预计10月中旬完成;确定郎川街道社工站为市级“三社联动”试点单位。三是培育发展行业性、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并开展活动。指导各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链接社会资源,完成“公益寒暑假班”“关爱老人,从头开始”“365暖心驿站”等民生服务项目。

突出“三治”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居民自治“长效化”

一是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县民政局常态化指导村社区依法、依规开展民主协商,确保每年协商活动不少于6次。2021年,郎溪县获批全省第三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县。二是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县司法局在原有百姓说事点的建设基础上,不断加强百姓说事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分别在十字镇、梅渚镇、新发镇打造了施吴村百姓评理说事示范点、定埠村胥河百姓评理说事示范点、双桥村百姓评理说事示范点。2022年第三季度全县“百姓评理说事点”共开展法治宣传134场次,法律服务受众6835人次,调处矛盾纠纷332条;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三是强化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8月份,十字镇建成《乡村振兴促进法》主题法治文化公园,打造出一片崭新的普法风景线,将直观便捷的学法载体送到了居民身边;县静湖公园民法典主题法治公园正有序施工中、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井庙林场野生生物保护主题法治公园、姚村镇夏桥村英雄烈士保护法主题法治公园、凌笪镇侯村村文物保护法主题法治公园等建设,均在设计之中;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乡村大讲堂等平台,广泛开展民法典专题培训、退役军人保障法、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江淮普法行 送法进乡村”等各类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期间,在县静湖公园、祥兴社区法治公园、亚太新天地广场、全民健身中心等地开展了法治文化作品“司法蓝”演绎和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深化乡村社区法治文化活动。在“郎溪发布”“郎溪新闻网”“郎溪普法”等新媒体上推送普法内容650余篇幅,拓宽群众汲取法律知识的渠道)。四是组织基层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县妇联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专项行动,密切关注特殊女性群体和家庭,对有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苗头的家庭进行耐心劝解说服,积极引导妇女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全县共调处婚姻家庭纠纷104件。五是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县公安局进一步优化派出所设置,及时做好区划调整后,建平中心派出所、郎步派出所更名、新增、选址、挂牌等工作;开展公安审批服务窗口迁建工作,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坚持户籍、车驾管、出入境、行政审批事项“只进一扇门”原则;各镇街派出所共有社区(包村)民警61名,占派出所民警总数比超40%。截至9月底,新招录民警8人(社招5人,警校毕业生招录3人);7月、8月、9月,各镇街派出所城乡社区(包村)民警入户走访3485户。六是深化“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县委宣传部牵头做好6-8月身边好人评选,其中宣城好人6名,郎溪好人12名;郎溪融媒抖音号发布好人宣传信息2条,电视平台发布好人宣传信息2条,今日郎溪报纸发布好人宣传信息4条,郎溪融媒、郎溪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好人宣传信息23条,郎溪新闻网发布好人信息11条;开展郎溪县第二届文明家庭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评选、节俭养德、文明出行系列主题活动;组织郎溪县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总队进农村宣讲活动、组织好人进企业开展现场交流活动;开展第二期“百姓评百奖”评选活动,评选15名设奖人和24名获奖人、6-8月市民创建之星45名等。2022年5月,县民政局与县文明办联合下发《郎溪县关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导各镇(街道)按照九个方面要求,认真开展一次“回头看”。截至目前,全县96个村社区均按照文件要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繁荣社区文化事业,着力注重社区活动“常态化”

县文旅局扎实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开展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常态化开展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保证开放时间、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继续实施“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送戏进万村96场、戏曲进校园1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15场次。二是繁荣群文活动,营造安全健康和谐人文环境。开展第二届“泼墨挥毫画振兴 春风送暖到千家”虎年有奖春联征集活动、举办“我的家乡--线上手机摄影大赛”、组织全县省、市级非遗项目拍摄视频拜大年活动以及“降福会”“小马灯”视频专题展播等活动;以免费开放项目为平台,每月定期开展喜迎二十大经典诗文赏析线上活动、书画摄影作品主题展、少儿手工DIY等常规活动;在各城市社区持续开展“美丽郎川行 文明创建纳凉晚会”文艺演出活动4场、举办“郎溪是我家 人人都爱她”国庆主题文化活动及以“4.23世界读书日”为主题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集体感和归属感,全面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强化智慧治理能力,着力赋能社区便捷“数字化”

该县申报第五批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已完成8个城市社区基础信息录入,并开展首个社区治理“微”创投项目发布运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智慧治理。一是组织学习调研。县数据资源局聚焦数字治理、数字民生服务、数字乡村、数字园区等领域,前往浙江德清、马鞍山、安庆等地学习考察发展经验。二是修订规划编制。规划编制单位于6月底完成规划初稿编制工作,与数据资源局进行多轮沟通对接,经修改后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按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将规划征求意见稿挂网征求意见建议,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发函至各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并于8月2日召开《数字郎溪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座谈会,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征求反馈的意见,结合郎溪实际,对规划进行修改。三是组织专家论证。数据资源局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内政府部门和浙江省共3名专家对规划的可行性、先进性、完整性等方面开展论证,结合专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对规划再次进行了修改,目前待上县政府常务会议。四是注重皖事通推广。数据资源局持续注重推广皖事通“中高考服务专区”“安徽省中小学入学登记服务”宣传工作,并于县公安局对接,将户籍、身份证业务在全省、“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向乡镇延伸工作已基本完成。(蒋忠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