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县传真

宣州区: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民政民生工程项目提质增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17 08:09 信息来源:宣州区民政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切实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和民政工作深度融合,提升民政民生工程服务管理水平和推动模式创新,近日,宣州区依托信息化,上线使用覆盖区、乡、村三级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拓展民政民生工程服务新领域。

一是积极探索民政民生工程为民服务新渠道。宣州区现有低保对象24434人,特困供养对象4635人,“两残”补助对象16027人,加上近2万人次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对象,全区累计社会救助对象达65000余人(次),困难人员救助群体庞大,困难人员救助任务繁重。为有效缓解人少事多矛盾,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该区积极响应“互联网+”行动计划,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涵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两残”补贴、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多项民政救助业务的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同时,协同研发手机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为困难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主动化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知晓救助政策、申请救助事项,简化了审核、审批程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有效确保民政民生工程项目提质增效。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作为该区困难人员救助核心业务系统,承担着各项民政救助基础数据库作用,用户量大、服务对象广、发放资金多,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息息相关。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不仅改变了手工救助的传统模式,同时,在现有信息化的基础上,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形成多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推动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数据核查比对,确保困难人员救助政策精准落地,切实发挥民生工程保民生作用,进一步提高民政民生工程实施效果。

三是切实落实民政民生工程资金监督管理。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按照地名区划分配登陆账号,区、乡、村三级民政工作人员实行一人一账号、账号实名制,层层审核、层层提交,每一步操作、每一个流程都做到“有迹可查”,救助办理全程“留痕”,救助资金去向“可追溯”,确保民政民生工程资金专款专用,有效提升了救助监管能力,推动了民政民生工程规范开展。(宣州区民政局  吴召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