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福利中心

一名老兵的故事(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4 08:43 信息来源:光荣院 后静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朱成荣,男,1929年11月16日出生,从小家境贫寒,生父姓章,幼小时就被卖给了姓朱的一户人家。十四岁时养父去世,养母改嫁汪家,朱老也曾改名汪小毛,十八岁之前一直放牛,没上过学堂,不认识字,1949年7月15日当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报名参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 朱老就是其中的一员。

朱成荣老人在与光荣院工作人员的交谈中,从口袋里面摸出一个手帕包裹,里面是一张已经褪色的老奖状,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五师奖状”几个字却依然非常醒目。老人说自己也看不懂,只知道这是上级给他发的二等功立功证明。

奖状虽然已经褪色,但奖状背后的故事却让老人记忆犹新。那是1951年,刚到前线不久的朱成荣即参加了战斗。在一次战斗过程中,部队遭遇了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他突然发现有一名伤员独自躺在担架上,而参与救护的人却已经牺牲。敌人的飞机仍在头顶盘旋着寻找目标,情况紧急中朱成荣顾不上敌机轰炸的危险,毅然冲上去背起那名伤员就跑。团部医院距战场有一公里多凹凸不平的崎岖山路,当他冒着付出生命的危险艰难的把伤者背到团部医院时,这才得知背的伤员是参谋长。

朱老回忆着:团政委看到了我问我是哪个连队的,“我是一营的,叫汪小毛” 。在战争要结束时,部队把我调到团部当通讯员,跟着首长后面工作,首要任务是保护首长、团部指导员、团参谋长、教导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停战后,我要求调回原来的老部队,领导不舍得放我走,但我还是回到了自己的一营二连队。战后,有一段时间我还留在朝鲜,帮助后期的恢复建设。

我1954年7月15日退伍,回到当地在政府武装部上了4年班,后来又到大队当了4年支部书记,在林场又干了两年。由于我没读过书一个字也不认识,林场都是知识青年,管理不了,所以选择回老家种田。

在朝鲜战场上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我们当年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如今老了之后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还让我们享受了休养待遇,朱成荣老人家的脸上洋溢着无尽的自豪感。

朱老告诉我们,多年来,他一直叮嘱子孙后代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付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